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充分发挥好非公经济在新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30 00:0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2009年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是国家主要的重点开发区域之一。2009年8月,在第十届西博会上,川、陕、渝三省共同签署了“金三角”旅游协议。这两项决定的做出,对安康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非公有制经济是安康突破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在新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安康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安康在关中天水规划及西部金三角中的优势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我省的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域包括我省的汉中、安康、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陕南城市群。这两个经济圈的建立,对我市发展是个难得的利好机遇。从区位看,安康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北与西安中心城市毗邻,西与汉中接壤;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巫溪县及四川省的万源县相连;东与湖北的十堰相接,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是承接南北、通往东西的咽喉,完全可以成为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区位发展优势逐步凸显。从交通设施来看,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的交通设施得到突破性改善。西康、襄渝、阳安三条电气化铁路在安康交汇,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西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安康真正融入西安两小时经济圈。在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和安康机场改扩建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极大提升安康的区位优势,满足全市人民对外联络与沟通的需要,更能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经济发展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丝绸纺织、生态旅游”六大产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格局,与陕、川、渝三地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安康尽快融入“关中-天水规划区”和“西部金三角”大规划中,主动接受这些地方的辐射,有利于发挥安康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实现安康快速突破发展,使安康能真正成为一片投资的沃土,成为新经济圈中的前沿阵地。

  二、非公经济是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

  建立新型经济圈,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经济进行整合和提升。安康在“关中-天水规划区”和“西部金三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优势,如何主动接受这两大规划区的辐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认真对待,提前谋划,避免安康成为“过路经济”。
参与新型经济圈,实现安康更好更快地突破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突破口。实践证明,非公有制活跃的区域,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区域,安康要实现突破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和作用所决定的。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工商登记私营企业8.91万户,从业人员27.4万,实现增加值85.54亿,完成营业收入252.94亿元,实现总产值232.87亿元,上缴税金7.58亿元,实现利润24.9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GDP的比重已达到46%左右。从现有资料来看,2008年,四川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全省GDP达到52%,重庆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全市GDP达到57%,西安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全市GDP为47.62%。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安康参与新经济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非公有制经济最大的特点是靠市场生存和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布局简单,适应能力强,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经营机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不受地方行政区划的束缚,总是将资源向效益高的区域流动。民营经济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其生存的需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在客观上牵动和影响着市场化进程,促进着区域市场的开拓与启动。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在陕西投资和经商的川渝商人接近10万人,还有近100万人在陕西打工,有所谓的“百万川军,十万川商”的说法。安康是四川的近邻,在安康投资发展的“川商”人数也不少,也是最先来安投资经营的外地客商。同时,安康在成都、重庆和西安也有大量的投资人群,这些人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构建新型经济圈,他们必将是先行者、拥护者和实践者。第三,发展非公经济是“富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富民,发展的关键在富民,富民的重点是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吸纳了占社会最大比重的就业人数,城镇居民的70%以上、农民工的85%以上都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只有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才能形成大量就业机会。从我市中低收入人群的分布来看,主要在非公企业中,约占总人口的60%至70%,不可小视。毫无疑问,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让中小企业有能力、有条件解决相当一部分就业人群“有饭吃”的同时,也能挣钱并且“有钱花”,是富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会在新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

  参与和融入新经济圈、实现安康突破发展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工商联是党委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肩负着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任务,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建议:

  一是搭建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商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商会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会员间也有合作项目。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工商联会员4420名,基层组织80个,各类行业商会(协会)32个,全市7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加入了工商联。去年7月,重庆、四川、陕西三地工商联(商会)在重庆正式签署了“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提出后,三地签署的首份合作协议。我们应当积极行动,坚持以“政府引导、商会先行、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与西安、成都、天水乃至湖北等地工商联(商会)合作机制,通过陕西的川渝商会和川渝的陕西商会、湖北的安康商会等组织,进行招商对接,以商招商,促进经济合作互补。同时政府要为工商联(商会)提供发挥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的平台,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参与机制,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工商联参与,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规模以上企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跟踪研究,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为党委政府加强监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按市场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商会等自律组织,加强政企沟通,推动行业振兴。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尽快明确授权工商联为非公有制行业组织的主管单位。在商会建立经济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影响力。通过媒体与商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对陕川渝三地特别是毗邻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和采访,为安康融入新的经济圈发展造势,形成实业家和民众的共识,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加强同“西三角经济圈”和“关中-天水规划区”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体、论坛、融资等各种形势,互相取长补短,寻找双方都能发展的共同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融合互动,大力发展混合经济,鼓励在外的安康商人和企业家回家乡反哺发展,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安康突破发展作贡献。

  四是深化合作,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如何参与和融入到新经济圈的发展之中,各级政府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工商联应当发挥好联系广泛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机制,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力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要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多方合作联系。积极支持陕、川、渝商会在异地建立各类商会和协会,对在三方区域内开展的光彩事业项目和其他投资项目提供积极有效的跟踪服务,积极促成三地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合作;加强商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与交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三地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等小型金融机构的交流,为相互间建立分支机构提供便利。探索建立“企业-商会-政府”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商会组织中企业家精英集聚的优势,通过以商招商、专题招商等各种方式,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互相进行项目推荐,促进经济合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构建新型经济圈过程中,安康大有可为,安康的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工商联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扎实进取,就一定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安康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