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旬阳县《关于加快发展非公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的调查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8-11-10 00:0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优化发展环境  培育企业升级 

——旬阳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的调查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后,旬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涉企部门学习意见精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创新方法,促使全县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指导意见》对旬阳非公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是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精神,奋力实施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城镇化、人文化进程,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文化工作先进县、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治安模范县称号。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后,旬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加大宣传,创新方法,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旬阳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为旬阳县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财政收入5.07亿元,工业总产值38.9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2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1元。实现了生产总值首次超过3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业产值超过1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五大历史性突破。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县各类非公制经济组织达13211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83家,个体工商户13028家,注册资金64969万元,从业人员达到35204人。全县非公经济完成产值33.4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9%,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非公经济支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二、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创新方法。建立县级领导挂联、部门包抓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套班子挂联的包抓机制,确保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全县规模以上的60余家非公企业实行县级领导挂联、相关部门包抓、严格考核奖惩的运行机制,县财政年均拿出100万元重奖非公经济建设的有功者。县级领导和包抓部门负责人定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了解非公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了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创业辅导、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在县财政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每年坚持拿出500万元做为帖息贷款,大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发展中小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示范县工作计划》,将恒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大地复肥公司产业集群项目、中药材协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项目、明文油厂等4个项目列入省上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争取非公有制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目前,为明文油厂争取资金20万元,恒源生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争取资金财政帖息贷款200万元。

   (三)发挥产业政策,引导非公企业向园区化发展。我们从县域资源、区域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支持中小非公企业在旅游开发、专业养殖、矿产加工、餐饮服务、生物制品等五大非公经济产业形成配套,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明确了以城关镇鲁家坝锌工业园区、宋家岭旅游观光区、白柳工业园区、吕河汉坝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依托,调整产业布局,以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

   (四)培育骨干企业,做强做大非公经济。按照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要求,引导小企业之间实行兼并、重组、合作、合资等方式灵活经营,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计划用1至2年时间把河源酒店等16家非公有制企业培育成规模企业;对已经确定有“双五”工程任务的乡镇,有计划地将“双五”企业培育成长为“双百”企业,(“双五”工程是指50户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企业和50个重点工业项目,“双百”指的是纳税超过200万元,或者纳税超100万元就业超过100人的企业)。

    (五)实施工业200亿工程,实现旬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省委要求陕南突破发展,安康市委要求旬阳县率先突破发展,我们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市场前景、产业政策,由县级四大家领导牵头,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确定了今后用3到5年的时间狠抓“工业产值200亿”工程,以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撑杆跳”。在这30个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投产、有11个项目年底前投产运营,还有的项目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将拉动非公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三、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旬阳非公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关中、陕北的非公企业相比,在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内部和外部看,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从企业自身讲: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企业还处于起步发展和原始积累阶段。我县非公有制企业18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个,占私营企业总数不到20%。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一些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小型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等,深加工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三是增长速度虽快,但总量偏少。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增幅比例不算低,但基数小,总量少。四是质量与效益不高。多数企业都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缺少深加工、长链条、高科技企业,自身效益和提供税收比例都较低。在全县183个非公有制企业当中,吃资源饭、粗加工的企业至少在三分之二以上。五是业主的自身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方式滞后。80%以上的私营企业为家族式管理,没有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二)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一是大发展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少数部门对非公企业重管理轻扶持,存在着管死的办法多、搞活的办法少,审批的程序多、扶持措施少,检查罚款的多、服务手段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二是市场准入政策落不实。国务院制定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6条),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由于宣传不力,相关职能部门衔接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导致优惠政策落不实。三是融资贷款难。商业银行贷款手续复杂,特别是担保低押问题很难解决,社会融资渠道不畅,致使非公企业发展缓慢。四是对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如企业所需要提供的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科技培训以及会计审计等无法满足非公经济发展需求。五是存在着抓大放小现象。注重抓大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服务措施跟不上,这就不利于企业均衡发展。

    四、对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意见及建议

   (一)优化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对民营企业的投资项目,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鼓励和允许的项目,地方应取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各种审批;对确需审批和上报审批的项目,应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实行限时服务。要强化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服务,应完善一厅式服务,对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为民间资本服务的金融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支持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对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实行社会招标吸引民间资本,要坚决取消各类越权的收费项目。

   (二)进一步做好招引资工作。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吸引县外企业投资兴业;要利用“西洽会”等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注重发挥工商联等民间信息和渠道优势,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招商引资活动,大的招商引次资活动要吸收工商联参加,一些由政府直接组织的招引资活动,要逐步转变为政府搭桥、商会组织、企业唱戏的格局。

   (三)加强对企业主的培训教育。要做大做强企业,必须提高企业主的素质。目前有许多企业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自觉参加工商硕士学习和清华、北大等高层次的培训和全国性的一些专业论坛,为自已充电。但我们必须把对企业主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相关涉企部门要把加大对企业主的培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举办“厂长、经理”培训班,加强对企业主的遵纪守法和诚信经营教育,把培训教育与引导企业自我提高相结合,使企业主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升华,打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旬阳县工商联:潘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