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紫阳县以“归雁经济”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发布时间:2024-04-11 08:07 文章来源: 字体大小:

紫阳县把发展“归雁经济”作为助力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33.4万总人口中9万青壮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居全市前列的县情实际,积极引导在外积累了经验、技术、资金、人脉等宝贵资源的商界翘楚、行业精英、科研人才、能工巧匠等各类“归雁”还巢,通过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办企业、兴产业、创事业,推动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形成“头雁”领航、“劲雁”助阵、“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截至2023年底,全县累计引回返乡入乡创业人员5716人、签约落地创业项目585个、回引资金160亿元、创办各类市场主体5633个、吸纳就业2.6万人,培育“五上”企业41家。紫阳发展“归雁经济”做法在2023年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上交流。

依托乡情乡愁,引“雁”归乡。以乡愁为引力,引导回归家乡、回报桑梓。建立“群雁”台账。由组织、人社、招商、工商联等部门联合镇村开展摸排,精准掌握在外人员基本情况、回归意愿,分类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全面掌握在外紫阳籍企业家、商协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高校毕业生和成熟产业工人、科研技能人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在职退休人员信息,确保引“雁”工作有的放矢、不留空白。发出唤“雁”最强音。各乡镇分行业、区域开展“一对一”动态跟踪,县镇以及有条件的村(社区)成立乡贤会、商协会、青创协会,每年在春节、国庆等长假返乡高峰期召开座谈联谊会,宣传家乡发展变化和创业优惠政策,发出最强乡音呼唤。形成引“雁”强磁场。县级领导外出招商引资或公务出差期间,走访慰问影响力、知名度较大的紫阳在外人士,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发挥商会引“雁”桥梁作用,支持驻外尤其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紫阳商会健全组织网络,顺梯度转移之势回引产业,变分散式、个体式回归为牵引回归、抱团回归。

突出以产聚人,富“雁”高飞。为返乡入乡创业搭建发展新平台,厚植“归雁经济”成长土壤。制定项目清单。建立重点产业链产业图谱、政策清单、问题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招商清单“一图五清单”,每年策划包装、对外发布一批针对返乡入乡投资创业的项目清单,定期到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强化供需精准对接,帮助“归雁”找到家乡所需、自身所能的结合点,推动打工效益转化为创业效应。建强产业园区。以富硒食品、文旅康养、修脚足浴、秦巴医药4条重点产业链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主战场,把硒谷园区、“飞地经济”园区和农业园区作为主要承载地,源源不断催生更多民营经济主体。硒谷园区入驻返乡入乡企业26家,修脚师返乡创业示范园落户足浴企业11家,建成各级现代农业园区127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60家、家庭农场220家,20个园区(基地)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强化创业创新。积极对接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累计建成返乡创业示范园8个,创建创业孵化基地4个,孵化各类网店2600多家、电商企业215家、带货主播100多名,成功创建紫阳省级高新区。比如,郑远元、陈国卿、金铭峰、陈录军等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康硒天茗、天和药业、紫城旅游等一批企业。提升就业技能。落实“三包两免一补”免费技能培训政策,依托紫阳技能培训基地,持续开展修脚足浴、职业茶农、特色烹饪等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技能水平。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917期48857人,其中修脚师培训669期39562人,其他专业培训248期9295人,成功举办全国修脚足浴技能邀请赛,“紫阳修脚师”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和行业领军品牌,“紫阳县修脚协会”取得1-5级修脚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2023年回引修脚足浴企业11家,招引落地返乡入乡创业项目24个。

优化服务保障,育“雁”丰羽。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让“归雁”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政策直达快享。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顶格落实各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惠企利企政策措施,包括返乡入乡企业和人员“五免六补”等普惠性政策,精准制定差别化扶持政策,解决家庭成员就业、就学、就医和住房等后顾之忧,让返乡入乡人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要素保障到位。为返乡项目提供“审前导办、互动联办、无缝快办、全周期跟办”服务,每年拿出不低于10%的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对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放贷,对回迁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的贷款贴息,2023年累计发放企业贷款6.54亿元、同比增长34%。助推“归雁”成长。对返乡入乡优秀民营企业家,优先考虑评为先进典型、选为乡贤能人、聘为智库专家和发展顾问、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已培育市级返乡创业优秀示范企业4个、优秀企业家8人。把年轻优秀“归雁”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吸纳培养成共产党员、村(社区)干部,在群团组织以及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任职;积极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发挥专长服务家乡,成长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