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6-07-25 00:0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年1月1日安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

  
    为了加快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绿色、小康、和谐安康建设,按照中、省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建设绿色安康规划纲要》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需求、发展机遇,提出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五”时期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战略,突出培育以“药、水、游”三大产业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团结一心、以干克难,战胜连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7.85亿元,年均增长8.3%;实现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5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6亿元,年均增长18.9%,创历史新高。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以“药、水、游”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雏形基本形成。中药产业规模扩张,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基地得到发展;汉江干、支流新一轮水电开发掀起高潮,喜河电站建设加快,蜀河电站开工建设,蔺河口、毛坝关等32座支流电站建成投产;生态旅游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快速扩张;烤烟、蚕桑、魔芋等初步实现产业化经营。“十五”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达到25.8:28.7:45.5,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实施了通县油路和县际路工程,新建二级公路265km,新建和改建三级路1184km,油路里程达到1600km,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27.3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81.66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85km2,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安康中心城市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江北综合开发和江南城区改造稳步推进,滨江大道一期、金州广场、体育场以及巴山西路、大桥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改善了安康中心城市形象,强化了城市功能。旬阳、汉阴、石泉等九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功能增强,经济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1%,比“九五”末增加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投资软、硬环境逐步改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累计签订各类招商引资合同项目661个,已实施526个,完成投资59.7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水电、矿产、生物等优势资源开发项目,促进了绿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效明显。全面实现“普九”目标,高中教育发展加快,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顺利组建,教育体系和结构得到完善和优化。建立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紧急救助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广播、电视、体育、通信、互联网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壮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十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388元和1799元,年均分别增加420元和110元。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市经济开始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做大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由稳定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走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国家更加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救助弱势群体等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在改善基础条件、扩张绿色产业规模、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我市将有机会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康加快改善落后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我市境内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水电能源项目加快建设,累计投资将达400多亿元,可有效地化解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约束,从根本上改善我市落后的交通条件,并带动建材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即期经济增长带来活力和动力。
  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为安康发展综合水产业带来了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为主的资源约束成为制约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性矛盾,优质淡水成为战略性资源。我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是陕西省重要的水源地和水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加快以汉江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综合水产业发展将列入中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日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市绿色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进入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代,绿色产业快速兴起,绿色产品需求增加,为我市生态旅游、富硒食品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我市经济社会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的实际状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两大矛盾和两大压力:
  工业发展滞缓,经济增长内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矛盾。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规模小,缺乏市场主体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上人才、资金、技术严重匮乏,工业发展滞缓,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限、服务业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经济增长的内动力不足。
  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依然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出境高等级大通道尚未形成,境内交通不畅,市县尚未实现二级路连接,县乡之间以及通往景区、矿山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我市绿色产业发展,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将使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受到政策和环境容量的限制,污水、垃圾处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发展成本增加,兼顾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参与市场竞争、缩小与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差距的压力增加。我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将更加开放,区域经济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使我市参与市场竞争、缩小差距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明显、挑战严峻,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矛盾与困难。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预期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加快发展作为兴安富民的第一要务,继续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战略,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突破发展。通过坚持不懈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蕴育绿色资源;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培育以“药、水、游”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经营绿色产业;积极培育和弘扬绿色文化,加快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促进人与环境友好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享受绿色环境。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安康初步建成绿色产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水电能源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和体制,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把全市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保持较快发展。巩固和加强全市上下、各个方面的团结,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团结兴安的强大合力。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结构、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构建绿色特色产业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深化改革,转换体制,创新机制,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障碍。继续实施扩大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安康。更加注重发挥人的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及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城乡互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全市人民共建绿色安康,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在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超过24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达到8000元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2:35: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整体跨入小康社会。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区域性交通枢纽格局基本形成,作用更加突出;森林覆盖率达到55%。
  ——以“药、水、游”三大产业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规模扩张,质量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
  ——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格局初步形成,江北新区建设全面展开,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年均增加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年均增加140元,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初步形成。
  ——和谐安康建设初显成效,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扶贫开发稳步推进,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城乡人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控制在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
  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扩张产业,改善生态,突破发展。
  (一)以公路交通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突破。加快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体,航空、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安康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夯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经济建设的理念,按照“一廊三区”的总体布局,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为安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蕴育永续利用的绿色资源。
  〔1〕积极促进出境高等级公路建设。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境内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西安—汉中(GZ40)、阿北线小河—安康—陕川界和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安康段,建成高速公路422.8km。
  〔2〕全力实施境内二级公路和县、乡、村油路建设。重点围绕干线路网、资源开发、产业基地、重点城镇和重点旅游景区加快道路建设,建成安康—岚皋、安康—旬阳等7条通县二级路,总里程271km;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建成县乡油路64条2339km,彻底改变我市通乡公路面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改善通村公路条件,新铺通村油路1858km,努力实现村级道路晴畅雨通,方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
  〔3〕大力支持境内铁路复线及其站点加快建设。建成西安—重庆和安康—武汉铁路复线安康段354.3km,改建安康客、货运站,基本建成安康铁路枢纽站,新建五里100万吨集装箱站,构建快捷高效的安康铁路交通枢纽。
  〔4〕积极实施安康机场改造和汉江港口、码头及天然气管网建设。实施安康机场改造,提高通航能力,积极开辟新航线。结合汉江梯级开发,配套建设电站过船设施,建成安康关庙水铁联运等一批港口、码头,实施汉江航道整治,提高航道等级,发展航运。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工程。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突出重点,搞好退耕还林、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抓好汉江水资源保护,完成9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km2。突出重点区域,实施工程造林,坚持不懈地抓好汉江两岸、城镇周围、瀛湖周边、景区内外、交通沿线的工程造林以及城镇街道、公园、社区、机关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工作,增加城镇绿地面积。对水电开发效益差、其它综合效益高的河流加强原生态保护。加快秦岭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搞好8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建成秦岭、巴山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中心、湿地保护示范区,建成省级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
  〔6〕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保护与开发、预防与治理并重,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加强“三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汉江支流重点污染河段综合治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农膜,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以电代燃料工程,到2010年,新建沼气池2万口、节柴灶6万座。开展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成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汇水区安康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大力倡导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二)以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庭园经济为重点,积极推进具有安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庭园经济殷实农户为基础,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具有安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稳定粮食生产。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用地,促进撂荒耕地复垦,确保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实施良种、良法等综合配套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建设以月河川道为主的30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40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保持85万吨以上,基本满足农村居民粮食自给。
  〔8〕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小工程、大群体”项目,加强中小型灌区、病险水库治理和江河堤防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黄石滩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成汉阴洞河水库,实施许家河、平定河等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月河川道堤防工程。加强防汛、防滑、防洪工作,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新建基本农田28.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实施30万亩灌溉渠系配套改造,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积极开展农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9〕积极发展绿色种植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两业的原则,狠抓产业强乡(镇)、专业村和种养大户,推动优势产业向适宜区域集中。全市重点建设五大绿色种植基地,即:建设以绞股蓝、葛根、黄姜为主的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基地40万亩;稳定桑园面积80万亩,养蚕80万张,产茧2600万公斤;建设优质魔芋基地10万亩;建设优质烤烟基地20万亩;建设优质高产、有机富硒茶园40万亩,年产中、高档茶叶450万公斤。各县区根据全市发展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突出优势产业种植基地建设。
  〔10〕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加强畜禽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淘汰劣质品种,提高畜禽品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养殖水平,增强养殖效益。加强畜禽检疫,搞好疫病防治,防范疫病风险,确保畜产品安全。积极建立良种草料基地,开发饲草加工,确保饲料供给。大力支持20个重点乡镇、400个专业村和5000个养殖大户,每年稳定出栏生猪240万头、羊106万只、禽1100万羽。发挥丰富优质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淡水养殖业。
  〔1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企业引领、市场调节、政府推动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集中连片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及生产、科技、营销等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快构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生产组织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企业,集中培育一批产业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力强、规模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市场开拓,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龙头带基地、公司+协会+农户和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的订单农业,提高我市特色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2〕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主导产业为目标,创新综合扶贫开发机制,围绕75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认真做好综合扶贫开发规划,通过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捆绑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发挥综合效益,切实做好迁移式扶贫和易地搬迁工作。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支持农民按县区确定的优势产业实施脱贫计划,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到“十一五”末,五年累计实施易地搬迁和迁移式扶贫10万人,全市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
  〔1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安康实际,科学制定规划,实施重点突破,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主体、庭园经济为基础、家庭生活宽裕、家居环境优美的殷实农户。把新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小城镇建设、农家风情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群众自主、政府支持、资金捆绑、部门帮扶、示范带动、整村推进,加快农村路、电、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沼气,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社会发展条件。扎实推进以绿色产业、庭园经济、特色民居为标志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以“五大”支柱工业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围绕“工业强市”这一目标,抓住市场引导和自主创新两个关键,紧扣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三个环节,构建生产、加工、研发和营销四大体系,壮大秦巴医药、汉江水电、绿色食品、安康丝绸和金州矿产五大支柱工业,以汉滨、旬阳、汉阴和石泉县为重点,全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增加值达到54亿元。  
  〔14〕加快以水电能源为主的区域性能源基地建设。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思路,努力全面完成汉江干流梯级开发,建成喜河、蜀河电站,基本建成旬阳、白河电站,新增水电装机104万千瓦。科学有序促进小水电开发,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主要支流53座小水电站建设,新增小水电装机48.6万千瓦。到2010年,全市水电装机能力达到300万千瓦,实现产值18.5亿元。扎实做好安康火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建设规划,并力争“十一五”末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能源基地的框架。大力开拓电力市场,积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载能工业,支持建设特种铁合金、电解锰、电解锌等现代生产线,提高安康电力就地转化能力。
  〔15〕加快与电源建设相配套的电网建设。以优化汉江干支流水电上网、城乡生产生活、重大工程建设和铁路用电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完善以安康市区为中心,以330KV输电线路为枢纽、110KV线路为骨架、35KV线路为网络的双“Y”字形电网构架。新建26条110KV输电线路1178km,改造14条202km,配变610MVA;新建33条35KV输电线路428km、改造5条62km,配变123MVA,进一步优化城乡电网结构,保障水电上网外输,提高电力供给和配送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6〕提高综合水产业市场化经营水平。加强汉江干支流水体、水质保护,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促进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供水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开发政策研究,争取水资源费征收、生态环境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变生态优势、水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实现汉江干支流水资源市场化经营和综合开发。
  〔17〕做大做强医药龙头企业。按照“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吸引国内大型企业嫁接、改造现有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形成以绞股蓝、葛根、黄姜为主的中药系列产品品牌。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发展中药提取和饮片加工生产线,力争使我市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稳定的原料药基地。争取建立省级重点新药研发机构——陕南药研中心,创新研发机制,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才的优势,加大产学研协作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引进,增强秦巴医药市场竞争力。加快中药材综合开发,积极开发药膳、药疗等中药食品和保健品,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开发效益。到“十一五”末,发展2-3户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医药集团和医药中间体企业集群,力争秦巴药业实现产值30亿元,年均增长20%。
  〔18〕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抢抓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机遇,以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科学规划布局,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合理确定基地规模,建设以绞股蓝、葛根、黄姜为主,以杜仲、青蒿、黄精、淫羊藿、林麝、玄参等为补充的高标准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材GAP技术研究中心,建立GAP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健全SOP操作规程,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19〕积极构建中药材营销体系。充分发挥医药企业自身营销网络优势,大力发展代理、代销、贴牌、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积极利用国内知名专业营销公司优势,参与更大的市场分工和市场竞争。大力扶持药材经销大户,不断扩大全市中药材及饮片的销量。争取建设陕南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药材物流中心,拓宽药材销售渠道,搭建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平台,把安康逐步建设成为秦巴山区药材集散地。
  〔20〕精心打造安康绿色富硒食品工业品牌。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实施品牌化战略,积极发展安康绿色、富硒、有机、健康食品工业。推进特色食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富硒茶、魔芋食品、泸康酒、木瓜酒、矿泉水、绞股蓝系列保健饮品、桑葚果汁、腊肉制品和豆制品等绿色富硒食品。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标准体系,积极争取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鼓励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和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创品牌。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拓展绿色富硒食品市场,通过营销立品牌。各县区要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打造1-2个特色品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21〕着力构建富硒食品工业集群。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支持组建泸康酒业、秦东魔芋、富硒茶业等企业集团,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构建现代化的富硒食品工业体系。加快建设魔芋系列食品、高档富硒茶、硒蛋白多糖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扩张食品工业总量,提高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发挥安康烟草品质优势,实施宝鸡烟厂旬阳分厂年产20万大箱卷烟和60万担打叶复烤生产线改造,带动全市烟草工业更快发展。力争期末实现食品工业产值18亿元。
  〔22〕巩固提升茧丝绸工业。抢抓“东桑西移、南桑北移”机遇,优化蚕茧丝绸发展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蚕种、蚕茧管理体制,打破区域封锁,建设公平、统一、有序的市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蚕桑丝绸产业转移。坚持蚕桑丝绸产业化经营方向,全面完成国有缫丝企业改制,整合资源,大力开发桑、蚕、茧、丝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扩张茧丝绸工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力争“十一五”末安康茧丝绸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
  〔23〕有序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科技含量、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机制,鼓励对优势或短缺矿产资源的商业勘探,积极培育规范有序、健康成熟的矿业权市场。实施锌焙砂、金属汞、钒钛磁铁、钡盐、瓦板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做大做强金州矿产业。到2010年,力争全市矿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增加值达到15亿元。
  〔24〕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业。抢抓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机遇,积极发展水泥及地方建材业。利用矿产开发废弃物,通过实施铅锌尾矿渣陶粒、铅锌尾矿渣节能砖、页岩砖等一批项目,带动全市循环经济和新型建材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机械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密切与东风集团的合作关系。加强技术研发,形成以“五大”支柱工业为主、其它门类工业相补充的工业群体。
  (四)以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精品为重点,带动服务业全面提升和扩张
  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以生态资源和交通枢纽为依托,以秦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旅游为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经营,做大做强安康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刺激服务业全面提升和扩张。
  〔25〕打造安康生态旅游精品。按照全市“一心三线”的旅游总体布局,全面提升瀛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以水电站库区水面为重点的汉水文化游、以秦岭南麓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游和以南宫山、千家坪周边地区为重点的巴山风情游,实现汉滨、岚皋、宁陕三县区率先突破。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的要求,加快瀛湖、香溪洞、南宫山、朝阳沟、天华山、千家坪、云雾山和紫阳茶山等重点景区景点的路、电、讯、水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和景区景点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协作,精心培育西安—宁陕、西安—安康(岚皋)—小三峡(神龙架)、西安—安康—武当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增强安康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全市接待旅客410万人次。
  〔26〕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提高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和标准,规范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加快安康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开发安康丝绸系列产品、富硒茶、木瓜酒、保健药材、鎏金蚕、紫阳民歌光盘、汉剧脸谱以及特色农产品等系列产品,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建设安康特色旅游商品超市和旅游商品、风味小吃、康复保健等一条街。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作用,加快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旅游产业综合实力。
  〔27〕实施旅游综合营销战略。加大“安康”旅游主题宣传和以汉江龙舟节为主的节庆宣传促销力度,巩固扩大以西安为主的省内客源市场,积极开辟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通过“同饮一江水、思源到安康”宣传,吸引以京津地区为主的华北游客,稳步扩大市场。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旅游产业由事业型管理向企业化运作发展,促进景区景点的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经营秩序管理,提高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水平,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28〕以旅游产业为带动,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开拓新兴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品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中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安康中心城市及各县城功能,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引导,扩大对内、对外贸易,搞活商品流通,完善商贸服务体系,用现代经营方式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科学引导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等行业健康发展。加快以生态休闲、节能型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规范房地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努力提高全市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9%。
  〔29〕加快建立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利用安康区位交通枢纽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建成安康江北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安康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安康食盐区域配送中心、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等10个物流节点项目,基本形成以安康城为中心,以铁路、公路、航运为网络,仓储设施合理配套、高效便捷、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发展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集团,大力兴建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的专业市场,积极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兴华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巴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安康工程咨询中心及安康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项目,努力形成较为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
  (五)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奋力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
  以安康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构建生态城市的基本框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产业带动,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构建特色城镇体系,努力在城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0〕强力推进安康中心城市建设。按照“规划控制、基础先行、生态保障、产业支撑、功能配套、市场运作、梯次推进”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提供产业发展平台,增强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加快江北新区开发,改造提升江南老城区,南北互动,整体发展,积极构建“一江两岸、四桥连接、组团分布、环道串联”的中等城市框架,努力把安康建设成为区域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到2010年,力争安康中心城市建成区规模达到35km2、人口达到35万人。
  〔31〕加快江北新区开发。建设汉江七里沟大桥、安康大道等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形成长岭大学园区。加快汉滨区级机关北迁工程建设,促进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二、三产业聚集区,形成江北新区开发的大格局。继续抓好望江公园、滨江大道、望江小区、滨江大道商贸区开发,形成滨江景观带,促进滨江片区旅游、商贸、物流和服务业加快发展。
  〔32〕积极实施江南老城区改造。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江南旧城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桥西广场和双城广场,实施城堤公园、兴安公园改造,建设奠安公园,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场所。修建环城干道江南段,逐步完善路网布局,实施大桥路、金州路、解放路和巴山路综合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按照江南城区防洪总体要求,对东坝、西坝实行严格地建设开发控制,通过东湖片区开发以及采取有效地防洪措施,逐步消除水灾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33〕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构建以安康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城镇体系。加大九县城和30个重点镇建设力度,加强城镇供水、输电、道路、通信、市场、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完成安康城区、石泉、旬阳和白河县城及重点集镇防洪工程。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加大产业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
  〔34〕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经营管理城市的新体制,坚持政府统一规划、土地统征储备、公开招拍挂、集中连片开发,优化用地结构,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严格执行城市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合理控制城市土地供应总量,公益性用地实行非饱和适度供应,经营性用地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调控地价。加大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重点的城市资产置换力度,变城市资产为城市资本。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快九县城及重点集镇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活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六)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精神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奠基、科技兴安、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全力构建和谐安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素质教育、远程教育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多渠道解决低收入群众子女就学困难,使全市初中、小学入学率均达到99%以上。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高中标准化建设,力争建成安康中学和6县高中教学楼扩建工程,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以上。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扶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和各县区职教中心建设,争创3-5个省级示范职教中心。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以市委党校、安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技术学院为依托,大力培养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造就技能型劳动大军,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36〕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和名优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全市工农业生产中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消化、创新,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突出抓好中药科技现代化行动、月河川道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三项重点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绞股蓝系列药物研发、黄姜综合利用及加工污染治理、三元杂交猪、雄蚕专养和优质粮油生产加工五项重点科技转化,努力实施中药材、富硒资源、矿产资源、茧丝绸等八大科技产业项目,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3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汉水文化品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营造高效运转、城乡并进、事业发展、产业兴旺的文化环境。重点抓好市文化艺术中心、安康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影视演艺中心及县乡文化馆(站)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汉剧、紫阳民歌等地方民间艺术,打造具有现代特征、高尚文明的汉水文化。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活动。加强汉水文化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强力扩张汉水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38〕加强卫生医疗、计划生育、体育和信息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强化计划免疫,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人畜共患疾病和地方病。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0县区县级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医药卫生的监督监管,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争取中省投资建设50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城乡健身场、馆建设,增加公共运动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的覆盖率,以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动我市信息化发展。
  〔3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稳步增加劳务输出人数。发展劳动力市场,发挥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三大作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优抚保障制度,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各项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实施背街小巷道路市政设施建设、便民桥、春蕾计划、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发展改革成果。
  〔4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村镇、单位以及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建设和谐安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发扬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力,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政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力度,为建设和谐安康创造优良的环境。
  五、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措施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增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能力;面向国内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推进国有企业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妥善安置国有企业职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发明创造,淘汰落后工艺,加快新产品开发;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乡镇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土地征用及其补偿机制,规范土地征用行为,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发展新型合作化组织,创新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发展的积极性。
  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依法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信用安康”。促进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加快金融企业改制步伐,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提高开放水平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统一、有序、规范的市场,努力为扩大开放创造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建设环境、舒心的生活环境、倾心的人文环境。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外埠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我市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大安康和常州的交流以及与东部沿海、周边地区、南水北调受益区的经济联系。加大内、外贸易,提高外贸产品技术水平,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创汇;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营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促进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加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强区域贸易、对外贸易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安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安康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彻底破除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等级观念和传统体制的束缚,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努力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抓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新局面。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培养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的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在投资核准、管理服务、土地征用、财税政策和社会负担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照顾和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与监管,规范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实施项目带动,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牢固树立“项目是全局、全局抓项目”意识,积极创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确保国家、外来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国家投资项目的争取工作力度,落实项目责任部门,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健全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和年度工作考评机制。切实抓好已列入全市“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下力气做好重大项目的策划、论证、包装,充实项目储备库,保持项目的前瞻性和连续性,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加强政府对产业项目的引导、服务和推进,精心搞好项目的市场推介和宣传营销,引导投资主体选择性投资,聚集社会资本。
  大力推进运用BOT、TOT等多种现代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合作,积极推进县域合作,利用开发银行贷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开展项目推介,提高金融对安康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支持企业破产、兼并、重组,引导企业上市、发放债券,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激发民众的投资积极性,激活社会资本,提高区域资金使用效率,构建适应安康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投融资机制。
  完善投资核准、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重大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力推进规划实施
  强化政府组织、指导、协调等公共服务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能分工;规范政府行为,实行政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弘扬“三苦精神”,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推进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地组织、带领全市人民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
  严格依法行政,按照规划办事。坚持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制定部门、行业“十一五”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年度推进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切实加强县区和部门落实规划的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工作力度,确保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环境、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以及薄弱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后备干部进入企业锻炼、停薪留职、领办企业和技术承包制度,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激发干部队伍和社会优秀人才、富裕人才的创造活力,充实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人才,聚集一切资源、一切力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