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探析
----关于安康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的调研报告
安康市工商联、安康市委党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改制工作的进行,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已经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今年下半年,我们对安康市、县(区)的非公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党建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实地考察、座谈会等形式的调研。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撰写了这份调研报告。
一、现状与问题
市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利地推动了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调查情况表明,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全市已有126家,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8%。党组织的形式有党委(南方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支、支部(独立支部和联合支部)。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基本齐全,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为80%,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有保障的占88%。一个月开展一次组织活动的占85%,活动内容主要是学习文件、报纸和民主生活会。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占90%,重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的占76%。这些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政治保障作用。如南方商务有限公司党委、巨丰公司党支部、长兴公司党支部、兴科公司党支部、北医大制药有限公司党委等,多年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建立健全“三会一卡”制度,建立起党员活动室,保障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党员的政治素质、组织意识和党性意识以及作用的发挥还是很强的,对党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党员组织关系在所在企业支部的占68%,愿意公开党员身份的占93%,在工作中比较注意自己言行的党员占96%,能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占78%,关注党的重大会议和决策的党员占66%,企业中其他同志对党员同志的表现持关注态度的占60%。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很薄弱,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1、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滞后。据调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现已发展到1575家,建立党组织的只有126家,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很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一般是“建厂与建党”同步考虑,一步到位。但是非公有制企业是“先建厂,后建党”,调查中不准备建立党组织和看情况再说的占44%,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在企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归口”管理比较杂散。在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隶属关系比较杂,有隶属机关工委、主管局的,也有隶属乡镇党委、街道办事处的。缺乏协调的组织领导和党建工作指导,顾不上管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普遍。有的企业有建立党组织的意愿,但是一看归口状况,又打消了念头。因此,隶属关系理不顺,对企业党建工作有很大影响。
3、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党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经济性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等因素,党组织的活动只能是学学文件、读读报,再加上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生产经营繁忙,组织活动往往不能正常开展。重要的是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引导、凝聚、带头”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体现。
4、党员流动性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面临挑战。党员流动性大是近些年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党员作为“打工族”出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身份职业经常变动,党员所在的企业也是起起落落、兴兴亡亡,因而接转组织关系怕“麻烦”,参加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 “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管不着”的党员占有一定的比例。通过调研发现,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交纳党费不正常的占57%,不太关注党的重大会议和决策的占34%,对党员身份持无所谓态度的占7%,这不仅在党员管理上出现空档,而且长此以往,“人的游离”会变成“心的游离”。
二、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着较大的不适应。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有些管理部门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不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不建立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照样存在、一样发展。在思想上“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还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怕给业主“添麻烦”,不敢理直气壮地把党建工作向业主提出来。二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认识不到位。认为企业建立党组织是“添麻烦”,甚至担心增加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经营决策。三是企业中的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漠。认为有没有党组织“无所谓”,只要老板给钱就行。有些党员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不敢大胆工作,踏实地充当一般“打工族”即可。
2、非公有制企业的缺位管理决定了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 “三无”情况即:无行业管理协会、无行政隶属关系、无主管部门。其财产具有私有性,员工具有雇佣性,业主具有至上的权威性。因此,非公有制企业管理的缺位,造成企业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的缺位。
3、党员流动性大,组织关系出现管理上的“空档”。党组织明确规定流动党员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必须接转正式组织关系,但由于接转组织关系手续环节多,再加上有些单位强调组织关系与人事关系要一致,使得不少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流动党员长期不将正式组织关系接转,即使接转了组织关系,由于“人随利益走”,很难稳定下来,所以党员的组织生活、党费的缴纳、党员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都成了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这是困扰党员个人和党组织的一个共同难题,在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
4、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量严重不足。首先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归口管理不够明确,能管则管,或者不管,管理不到位留下空白。其次是没有专人管理,都是兼职附带的,很难顾及周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需要动员,调查确认,进行登记,工作量比较大,不论是机关工委、主管局、乡镇党委还是社区党组织,都需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研究探索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没有专职人员,很难做到。再次,党务工作者的认识和素质也是重要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说,党务工作者一般为兼职,自己的活不比别人少干,反过来还要搞党务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不好还可能被业主“炒鱿鱼”,砸了自己的“饭碗”。另外,很多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的组织原则、制度程序不够熟悉,开展工作有难度。
三、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甚至在一些领域、一些地区成为主体。如何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1、提高认识是根本,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在抓紧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抓好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扩大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要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高度去认识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活动”。党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的领导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不能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放弃党的领导;不能因工作的特殊性而虚设党的基层组织;不能因业主的信仰不同而改变政治原则。
加强领导是关键。首先,要理顺体制。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该由谁管,应当政策明确,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交给与非公有制企业联系紧密、有党务工作经验、有人力、有时间的部门去管,使工作到位,任务落实,而不能作为有的部门的“副业”去看待,避免出现“谁都管但谁都管不好”的现象。其次,要加强对“老板党员”的引导,让其处理好双重身份的关系,通过培养使之成为“书记老板”。业主不是党员的,要像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样,重视发展符合党员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入党,使之成为“党员老板”。作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支部书记,最好是挑选有党务工作经验,又懂经营业务管理,同时业主也能接受的党员担任,一方面配合业主搞好管理,一方面思考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一旦职工与业主发生矛盾有一定的协调能力。
2、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要求是建立党支部。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的现实,要确立“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就建到那里”的理念,按照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要靠制度保障,根据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流动性大和分散的特点,要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党员人数少的企业,可以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或独立支部,以使党员及时与组织取得联系。要建立健全党员登记制度,党员政治学习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费交纳制度、发展党 员制度等。用制度来保证、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好作用,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怎样发挥作用,既是解决业主思想“疙瘩”,又是建立党组织并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事实上,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在其中不具决策的地位。因此,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正确定位就显得很重要。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作用应当有效发挥“引导、凝聚、带头”作用。引导,主要是思想引导。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业主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引导企业守法经营,保证企业的发展不偏离方向。凝聚,就是通过党组织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在企业的发展上,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创造竞争、效率、和谐的氛围,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这是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带头,是对共产党员的普遍要求。无论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是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员都要发挥带头人作用,关键时刻站得出,困难时刻上得去,争先创优,安全生产,遵章守纪,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3、改进方式是手段,开展活动是途径。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能不能巩固和发展,很大的因素取决于党组织自身有没有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如果不在活动形式上改进创新,依然沿着学文件读报纸的模式,党组织即使建立起来,也没有实际意义。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意义才有价值。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要注意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各自的不同特点,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党的工作得到企业老板的认同和广大员工的欢迎。一是要坚持“务实”的原则。党组织的活动要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要和生产经营结合。比如开展“三有三无”主题活动,即“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二是要注意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依托工会、共青团开展党的活动。通过引导这些组织,把党组织工作寓于社团活动之中,开展参与度广且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培育企业文化和精神,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搭建好法人代表与员工、党组织与员工的沟通桥,这是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目标。三是要以企业的中心工作为轴,开展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教育引导职工敬业爱岗,做好本职工作,以支持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